夏至已至,如何舒心过夏?
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,从中医养生角度来讲,夏至是人体阳气最旺的时节。这一时节的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阴的特点,注意保护阳气。吉林市鹿王制药。
2021.06.21
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,从中医养生角度来讲,夏至是人体阳气最旺的时节。这一时节的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阴的特点,注意保护阳气。现在的人因为工作压力大、熬夜、吹空调等不良生活习惯,普遍的阳气不足。所以,此时合理的养生非常重要。
夏至养生,重在“养心”
进入夏季,人们的心情变得容易急躁。《黄帝内经》说,夏季要使志无怒,即心情要愉快,使气得泄,不要压抑自己。因此夏至养生应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征,留心守护阳气,着重养护心脏调节情绪。精神内守,病从安来,就是这个道理。嵇康《养生论》中说“更宜调息静心,常如冰雪在心,炎热亦于吾心少减,不可以热为热,更生热矣。”意为我们应当使心神安静,不可让外界的燥热扰乱心神。这种“心静自然凉 ”的做法,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。
夏至养生,调养起居
民间有“嬉夏至日,困冬至夜”的说法,意思是夏天的白天可以多工作、多活动;到了冬天,夜眠的时间要长一些。因为夏至昼长夜短,阳气盛极,阴气初始,睡眠时间自然缩短,但并不影响人体健康。顺应是对身体最好的养护,“暑易伤气”,此节应晚睡早起,利用午休来蓄养氧气,在中医理论中,午觉是以阳养阴,子觉是以阴养阳。只要能合上眼睛一会,就能达到很好的养阴效果。
夏至养生,注意防暑
夏至过后,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就要到了。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,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,容易发生头重倦怠、胸脘郁闷、食欲不振等不适,甚至引起中暑,伤害健康。因此要做好防暑工作,尽量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,外出时,应采取防晒措施,避免剧烈运动和强体力消耗,注意排汗。居室宜清凉,早晚室内气温低,应将门窗打开,通风换气。中午室外气温高于室内,宜将门窗紧闭,拉好窗帘。阴凉的环境,会使人心静神安。
俗话说:冬至养生,夏至治病。阳气盛的时候,阴气也跟着盛,所以体内阳气足了,我们同样的就要养阴,让阳气收藏进去,使身体保持健康稳定的状态。